迄今为止,头条的月活用户已冲破2亿,形成较稳定的活跃用户群体。
平台个性化的推荐机制,使得任何人的文章都有机会出现在首屏,被庞大的用户看到,读者兴趣决定了文章位置。
但依然有一些人陷入困惑:为什么我文章的推荐量或阅读量没能达到预期?
背后的原因很复杂:有文章质量的原因,也有时效、文章标签等原因,
当然,也会受标题的影响。
那今天我们就从标题看看,如何以优质内容为基础,取个锦上添花的好标题,让你的文章能被更多人看到。
01
高讨论度话题+话语引用
追热点可以说是自媒体人必备的技能,但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追热点:《流浪地球》大爆,一堆人跟风吹演员吴京、导演郭帆等等。
比如: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真要来? 我信《流浪地球》
验过货才敢说,《流浪地球》真的启动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!
并不是说这样追热点不好,而是同样观点的文章出现太多,会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。
我相信,一个消息你重复看到多次,再看到时你也不会再打开的。
所以正确的追热点姿势应该是:
1、根据账号定位追热点
比如:科普账号追流浪地球的热点,就可以变换视角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解析
《同样是看电影,科研狗眼中的<流浪地球>竟然是这个样子?》
2.提出新颖的观点
比如,如果有足够的知识贮备和论据,我们可以从剧中的某个细节入手,进行深入探究
《流浪地球》骗多少人?专家:地球如果靠近木星分分钟被撕裂
从以上2个角度出发,会让你的文章即能与账号定位相符,又能不落俗套的追热点。
整篇文章的趣味性会增强。
既然文章内容具有些吸引力了,那我们如何让它在标题中体现出来呢?
这里可以尝试一个小技巧:
在标题中就要把高讨论度话题放出,并抛出文章的独特观点/主旨,必要时可加入话语引用,增强情感共鸣。
案例1:
主标:女子嫁贫困家庭男子家人极力反对,婚后孩子患病求援被回:活该!
阅读量/推荐量:
145258/1003250=14.5%
副标:萌娃刚出生局部瘫痪,父母艰难带其求医,年幼女儿在家挑起重任
阅读量/推荐量:
6444/180594=3.6%
来源:乙图
主标推荐量高达100万+,是副标的5倍。明明是同一篇文章的2个标题,为何阅读量和推荐量会相差这么大?
主标优势其实就在于这2点:
(1)标题中直戳高讨论度话题,引起注意
门当户对一直是国民传统的婚恋观,而门不当户不对,无论是嫁入豪门还是下嫁穷人,都是高讨论度话题。
当初奶茶妹妹嫁给刘强东引发热议,一是因为年龄,另一方面也是很多网友认为门不当户不对。
主标“女子下嫁贫困男子”“家人极力反对”精准地戳中了“门当户对”这一高讨论度话题,易赢得大众关注。
相比较而言,副标的切入点就过于平淡,吸引力自然弱些。
(2)话语引用,增强情感共鸣
女子婚后的生活也符合大众的设想:毕竟很多人不喜欢门不当户不对,就是担心下嫁会受苦,高攀会受委屈。
如今女子婚后孩子患病求援,遭遇了困难。而父母回复:活该,一方面表达出父母对女儿当初不听话的痛心疾首,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一种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的无奈。
可以看到,整个标题即戳中热点话题,又情感充沛,易打动人心。
02.
唤起人们的情绪
文章需要传播才能赢得高阅读,而人与人之前最易传播的就是情绪。
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,看过一部电影,你感觉直戳心灵,会为它流泪,散场后你仍感觉回味无穷。
是的,你被它打动了。你会转发相关影评、或者搜集相关的信息。
营销界曾有过这样的说法:谁能掌握情绪,谁获得了营销致胜的法宝。
他们运用文字、海报、视频,让你感知到快乐、悲伤、兴奋、有趣、怜悯、同情.......
同样的,如果在标题中唤醒读者的情绪,那么将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。
那如何才能打动读者的内心,激发他们的情绪呢?
这里简单介绍2个技巧:
技巧1: 数字对比,构成反差,来打动人心
案例:
主标:河南六旬老父亲照顾儿子月瘦11斤,为省钱一个洋葱吃了两天半
阅读量/推荐量:140455/1277396=11.0%
副标:男子买一盒药3400元只够吃7天,父亲为省钱一个洋葱吃了两天半
阅读量/推荐量:227532/1581531=14.4%
来源:黑土印象
主副标推荐量阅读量均破10W+,但副标点击率、推荐和阅读都高于主标,一个主要原因就它巧用了数字对比,突出人物的悲惨境遇。
“3400元”Vs“7天”和“一个洋葱”Vs“两天半”,前者突出了药物之贵,后者突出了家庭的困难。
两者对比鲜明,烘托出家庭的贫穷和父亲为救儿子的节俭,易激发大家的同情情绪。
技巧2:身份标签与细节相结合,巧用情绪性定语打动人心
案例:
主标:民工兄弟在粉尘中作业,瞬间面目全非,这些劳动场景让人震撼
阅读量/推荐量:6710/132568=5.1%
副标:在数百米高空作业,这15张民工打工生活照片,每一张都让人震撼
阅读量/推荐量:668741/8279229=8.1%
来源:乙图
主标阅读不过万,副标阅读量冲破66万,主要原因:
1.大众对民工的印象是觉得他们的工作很辛苦,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,废很多体力。
主标数百米高空做作业,这一细节与“民工”的身份相结合,突出民工的不易,易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。
2.其次15张照片,有效了让读者get到文章内容,形成具体感知。
3.“每一张都让人震撼”这一情绪性评价不仅烘托了悬念,而且更突出了民工的职业的危险,易触动人心。
总结: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一篇文章要想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,不仅要把握好选题,比如追热点等等,还要能激发读者的情绪。
真正的高手能巧妙的融合这二者,精准地戳中受众的痛点,让他们主动点开、转发,引爆转播。
我们回顾下3个技巧:
1.在标题中就要把高讨论度话题放出,并抛出文章的独特观点/主旨,必要时可加入话语引用,增强情感共鸣。
2.数字对比,构成反差,来打动人心
3.身份标签与细节相结合,巧用情绪性定语激发情绪共鸣
撰文by 吴玉彬